搜索
首页 《挽梁章钜父联》 十五传兰玉相承,授砚三看入芸馆。

十五传兰玉相承,授砚三看入芸馆。

意思:十五传兰玉相承,授予砚三看入芸馆。

出自作者[清]纪昀的《挽梁章钜父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书法家和其家族传承的。让我们逐步赏析这首诗: “十五传兰玉相承” 首句“十五传兰玉相承”是对这位书法家的家族传承的赞美。这里的“兰玉”指的是贵族子弟,这里用来形容这位书法家的家族传承有序,代代相传。 “授砚三看入芸馆” 第二句“授砚三看入芸馆”是对这位书法家学习书法的过程的描绘。他从幼年开始就接受了家族的书法传授,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能够独立进入书房研习书法。这里的“授砚”指的是学习书法的开始,而“芸馆”则是指书房。 “六千里泥金甫报” 第三句“六千里泥金甫报”是对这位书法家勤奋努力,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的事迹的赞美。这里的“泥金”指的是古代书信的封泥,而“甫报”则表示刚刚传来消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这位书法家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获得了成功。 “抚楹一笑返蓉城” 最后一句“抚楹一笑返蓉城”是对这位书法家取得成功后,回到故乡的喜悦心情的描绘。这里的“抚楹”指的是抚摸门柱,暗指回到故乡。“一笑”则表达了这位书法家对成功的喜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这位书法家的家族传承、学习过程、勤奋努力和成功后的喜悦,表达了对这位书法家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对家族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五传兰玉相承,授砚三看入芸馆。
六千里泥金甫报,抚楹一笑返蓉城。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关键词解释

  • 兰玉

    读音:lán yù

    繁体字:蘭玉

    英语:your fine son

    意思:(兰玉,兰玉)

     1.兰和玉。
      ▶《隋书•列女传论》:“兰陵主质迈寒松,南阳主心踰匪石……足使义勇惭

  • 相承

    读音:xiāng chéng

    繁体字:相承

    英语:pass on from one to another

    意思:
     1.先后继承;递相沿袭。
      ▶《易•归妹》:“跛能履吉,相承也。”

  • 玉相

    读音:yù xiāng

    繁体字:玉相

    意思:谓纯美如玉的本质。语出《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传:“相,质也。”
      ▶晋·张华《祖道赵王应诏诗》:“禀姿自然,金质玉相。”
      ▶南朝

  • 承授

    读音:chéng shòu

    繁体字:承授

    意思:承继传授。
      ▶清·阮元《<汉学师承记>序》:“读此可知汉世儒林家法之承授,国朝学者经学之渊源。”
    ------------------------------

  • 芸馆

    读音:yún guǎn

    繁体字:蕓館

    意思:(芸馆,芸馆)
    书斋。
      ▶明·陆采《明珠记•珠园》:“椒房寂寞,冷繫臂之红绡;芸馆凄凉,闲画眉之妙手。”
      ▶清·褚人穫《坚瓠十集•真若虚传》:“伏生垂白尚穷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