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绣》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意思: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条枝不妨碍刀。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丝织品的诗,通过对丝织品的描述,表达了女工的辛勤劳动和对丝织品精美品质的赞美。 首句“一片丝罗”,便点明了丝织品的数量和材质,表达了丝织品的珍贵和稀有。接着,“洞房西室女工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丝织品的珍贵性,因为它是经过女工辛勤劳动而制成的。 “花随玉指添春色”和“鸟逐金针长羽毛”,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工们精细的手艺,她们像花鸟一样,用自己的巧手为丝织品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两句,对丝织品的价值和品质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蜀锦和越绫都是著名的丝织品,但它们并不是因为价格高而珍贵,而是因为它们精美的品质和背后的劳动价值。 最后,“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两句,诗人以鸳鸯被为喻,表达了丝织品可以用来制作精美实用的物品,同时也暗示了丝织品的质量和价值。红叶则象征着爱情和美好,也表达了丝织品的美好寓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比喻生动,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丝织品精美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不碍

    读音:bù ài

    繁体字:不礙

    意思:(不碍,不碍)
    无妨碍;没关系。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贫道铸者泥钱,不曾用铜,似不碍法令。”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事体却不小,幸喜还不碍。”

  • 中用

    读音:zhōng yòng

    繁体字:中用

    短语:立竿见影 行 有用 中 顶事 实惠 实用 灵 行之有效 有效 有效性 卓有成效 管事 济事 使得

    英语:useful

  • 可中

    读音:kě zhōng

    繁体字:可中

    意思:
     1.如果。
      ▶唐·皎然《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可中弃置君不顾,天生秀色徒璘玢。”
      ▶唐·李涉《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诗:“草檄可中能有暇,迎春一醉也无

  • 鸳鸯

    读音:yuān yāng

    繁体字:鴛鴦

    短语:鸾凤 比翼鸟

    英语:mandarin duck

    意思:(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 叶枝

    读音:yè zhī

    繁体字:葉枝

    英语:leafy shoot

    详细释义:只长叶子不长果实的枝干。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