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宣徽见示延驻慧海长老诗因次其韵》 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

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

意思:禽鱼本来想要栖息,野鸭鹤宁要比短的长。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王宣徽见示延驻慧海长老诗因次其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禅宗的视角,阐述了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首先,诗中提到了“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这里借用佛教中关于“南禅北祖”的观念,指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就像微尘一样,经历着生老病死,但它们本身并没有受到伤害。这种无常观是禅宗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世间万物的变化和短暂性,但同时也强调了生命的真实和价值。 其次,“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这里描述了一个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他的内心却有着广阔的世界,他的精神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走向了更高远的地方。这种精神超越的境界也是禅宗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人的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超越性。 此外,“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这里用禽鱼和凫鹤的对比,表达了生命个体的自由和选择。禽鱼和凫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它们各自追求自己的栖息之所,不强求长短。这也表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这里用京府宰官的频繁问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相遇的意义。诗人用“竿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戏谑地对待人生中的相遇和离别,但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真实和独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宗哲学思想,它强调了生命的真实、精神超越、自由选择和人生无常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和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
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
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
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短长

    读音:duǎn cháng

    繁体字:短長

    英语:strong and weak points; good points and shortcomings

    意思:(短长,短长)

     1.短与

  • 欲求

    读音:yù qiú

    繁体字:欲求

    意思:欲望;要求。
      ▶巴金《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解释:1.欲望;要求。

  • 栖息

    读音:qī xī

    繁体字:棲息

    短语:待 栖 留 滞留 停留 停 逗留 羁 闷 羁留 盘桓

    英语:perch

    意思:(栖息,栖息)
    亦作“栖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