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意思:如果等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向往、欣赏以及时序流转、春光易逝的感慨。 首联“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展现了诗人对南庄美景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游人何时能来欣赏美景的询问。颔联“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进一步描绘了美景的细节,用竹廊和柳桥两个典型的自然景物,营造出一幅优美画卷。 颈联“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则描述了冰雪消融、春水泛滥,以及雪后初晴、山峦尽收眼底的景象,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之美。尾联“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光易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时欣赏美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时序流转、春光易逝的深沉感慨。诗人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能体会到对生命时光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
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
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
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春深

    读音:chūn shēn

    繁体字:春深

    意思:春意浓郁。
      ▶唐·储光羲《钓鱼湾》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危

  • 残花

    读音:cán huā

    繁体字:殘花

    意思:(残花,残花)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庾信《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刘长卿《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