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意思:人间朱粉没有机会学习,波浪把菱花百遍磨。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洛邑牡丹的诗,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热烈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洛邑牡丹美丽和独特性的欣赏。 首联“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作者开门见山地赞扬洛邑的牡丹是天下最美的,而洛邑的土地肥沃,春天又较长,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颔联“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这里又进一步赞美了洛邑牡丹的品质,以“奇品”形容其独特而美丽。同时,洛邑四周的名园与月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美丽的景观。 颈联“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作者通过描绘山相著书赞美牡丹的药用价值,翰林写诗赞美牡丹的美丽,进一步展现了人们对洛邑牡丹的热爱和推崇。 尾联“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作者以人间朱粉无法模仿牡丹的自然美丽,以及浪费时间磨菱花镜来对比,强调了洛邑牡丹的独一无二。 整首诗通过对洛邑牡丹的形象、生长环境、人们对其的赞美等多个角度的描绘,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洛邑牡丹的美丽和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牡丹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
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菱花

    读音:líng huā

    繁体字:菱花

    意思:
     1.菱的花。
      ▶南朝·梁·简文帝《采菱曲》:“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 无因

    读音:wú yīn

    繁体字:無因

    意思:(无因,无因)

     1.无所凭藉;没有机缘。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朱粉

    读音:zhū fěn

    繁体字:朱粉

    意思:(参见硃粉)
    胭脂和铅粉。妇女用的化妆品。
      ▶唐·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诗:“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宋·张先《醉垂鞭•东池》词:“双蝶绣罗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