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绩麻》 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麻。

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麻。

意思:脱离活动超过三代,来到农村学绩麻。

出自作者[近代]俞平伯的《绩麻》

全文创作背景

《绩麻》是现代诗人俞平伯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在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同时,作者本人也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难和压力。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心态,促使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在《绩麻》一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农村妇女绩麻的场景,展现了传统农业生活的辛劳和艰难。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表达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绩麻》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民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麻。
鹅鸭池塘看新绿,依稀风景似归家。
作者介绍
俞平伯(1900年1月8日—1990年10月15日),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俞平伯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曾参加中国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俞平伯积极响应,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俞平伯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参加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提倡“诗的平民化”。

俞平伯主要著述有《红楼梦辨》(《红楼梦研究》)《冬夜》《古槐书屋问》《古槐梦遇》《读词偶得》《清词释》《西还》《忆》《雪朝》《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集》。

关键词解释

  • 三世

    读音:sān shì

    繁体字:三世

    英语:sansei

    意思:
     1.指祖孙三代。
      ▶《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
      ▶郑玄注:“三世,自祖至孙。”
      ▶《论语

  • 脱离

    读音:tuō lí

    繁体字:脫離

    短语:退出 淡出 剥离 脱胶

    英语:separate

    意思:(脱离,脱离)
    离开;断绝。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摺

  • 劳动

    读音:láo dòng

    繁体字:勞動

    英语:labor

    意思:(劳动,劳动)

     1.操作;活动。
      ▶《庄子•让王》:“春耕种,形足以劳动。”
      ▶《三国志•魏志•华

  • 村学

    读音:cūn xué

    繁体字:村學

    英语:village school

    意思:(村学,村学)
    乡村学堂。旧时多指乡村私塾。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若石曼卿《红梅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