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费拾遗旧隐》 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

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

意思:林下茅屋已经倒塌了一半,九幽小径少人行。

出自作者[唐]胡骈的《经费拾遗旧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与自然共生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茅斋倾圮、幽径无人、松竹荒芜、琴书无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感悟。 首联“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诗人以茅斋半倾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九华幽径少人行”则描绘出一种人迹罕至、世事纷扰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颔联“不将冠剑为荣事,只向烟萝寄此生”,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不愿为世俗荣华而屈尊,他选择在烟雾缭绕的藤萝之间度过一生,这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 颈联“松竹渐荒池上色,琴书徒立世间名”,诗人对松竹池景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琴书徒然拥有世间的名声,却无法填补诗人的内心空虚。 尾联“白杨风起秋山暮,时复哀猿啼一声”,诗人以白杨秋风和哀猿啼鸣收尾,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
不将冠剑为荣事,只向烟萝寄此生。
松竹渐荒池上色,琴书徒立世间名。
白杨风起秋山暮,时复哀猿啼一声。

关键词解释

  • 林下

    读音:lín xià

    繁体字:林下

    英语:sylvan life; retirement from official life

    意思:
     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梁·任昉《

  • 九华

    读音:jiǔ huá

    繁体字:九華

    英语:solar and lunar radiace

    意思:(九华,九华)
    I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陶潜《九日闲居》

  • 幽径

    读音:yōu jìng

    繁体字:幽徑

    意思:(参见幽径,幽迳)

    解释:1.见\"幽径\"。

    造句:

  • 茅斋

    读音:máo zhāi

    繁体字:茅齋

    意思:(茅斋,茅斋)
    亦作“茆斋”。
     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戋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