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山房赠阮尉烛诗韵》 鸣琴镇白下,赋剑起通泉。

鸣琴镇白下,赋剑起通泉。

意思:琴镇守白下,赋剑起通泉。

出自作者[宋]何梦桂的《次山房赠阮尉烛诗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翩翩佳公子的赞歌,表达了对这位公子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翩翩佳公子,青丝络白颠”,以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公子的风采。青丝如瀑,络绎于白颠之上,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颔联“黄绶映春花,来作吏隐仙”,进一步描绘了公子的身份和品格。黄绶映春花,描绘了他的官职和春天的景象,来作吏隐仙,则表达了他作为官员的清雅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颈联“鸣琴镇白下,赋剑起通泉”,描述了公子在白下镇抚琴,在通泉之地赋诗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公子的才情和风度。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公子的赞美之情。他强调了公子不追求浮华富贵,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诗人以“好留待他日,列照修史编”结尾,表达了对公子未来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暗示了这首诗将会被载入史册,成为永恒的佳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公子的生动描绘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翩翩佳公子,青丝络白颠。
黄绶映春花,来作吏隐仙。
鸣琴镇白下,赋剑起通泉。
谁分读书烛,良价重蜡鞭。
官烛不以照,持此当坐前。
釜炊陋贵羽,炬围嗤少年。
东壁得余光,夜绩长不眠。
好留待他日,列照修史编。

关键词解释

  • 白下

    读音:bái xià

    繁体字:白下

    意思: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
      ▶唐移金陵县于此,改名白下县。后因用为南京的别称。
      ▶《北齐书•颜之推传》:“经长干以掩抑,展白下以流连。”
      ▶宋·黄庭坚

  • 鸣琴

    读音:míng qín

    繁体字:鳴琴

    意思:(鸣琴,鸣琴)

     1.琴。
      ▶《韩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