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纯教授去非尉曹》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意思:书生狂妄经常担忧国家,当代飘零难道放弃人才。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纯教授去非尉曹》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忧国忧民,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国家的担忧。 首联“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描绘了夜间的雷声和随之而来的连绵不断的雨势,为全诗定下了悲怆的基调。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颔联“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直接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切。诗人担心由于长期的干旱,农家的收成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关心着花事的进展。这里,诗人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其关心民生的情怀。 颈联“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绘。他以一个书生的身份,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处飘零之世,但仍不放弃才华的决心。这一联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执着。 尾联“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诗人以儒雅之士的身份,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这里的“诗赋”并非简单的文学创作,而是指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生活细节、自我形象的描绘和呼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忧虑。其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
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

关键词解释

  • 圣代

    读音:shèng dài

    繁体字:聖代

    英语:sundae

    意思:(圣代,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 狂妄

    读音:kuáng wàng

    繁体字:狂妄

    短语:不顾一切 狂 狂妄自大 有恃无恐 放纵 旁若无人 猖獗 自作主张 招摇 胡作非为 浪 无法无天 放肆 恣意 失态 为所欲为 胆大妄为 随心所欲 嚣张 群龙无首

  • 书生

    解释

    书生 shūshēng

    (1) [intellectual;pedent;scholar]∶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copier]∶指抄写的人

    引用解释

    1.读书人。古时多

  • 弃才

    读音:qì cái

    繁体字:棄才

    意思:(弃才,弃才)
    被遗弃的人才。
      ▶《淮南子•主术训》:“毋小大脩短,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过也。圣人兼而用之,故无弃才。”
      ▶清·赵翼《壬辰冬仲以广州谳狱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