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杨应之》 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

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

意思:独醒不如庭院的糟,群狗仍然需要避免跑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寄杨应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叹,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困顿于尘世的人们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段中,作者表达了对应之先生年过三十九,却仍穿着青衫在尘世中奔波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高才逸气老益奇这一类人的敬仰和赞赏。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对逢时则驾、有才未用、暴得从来失常速等观点进行了思考和评价,认为人生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必过于追求世俗的成功和名利。 在扫除万事付之命,收拾至乐归之酒的句子中,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酒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饮酒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决心,认为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即不要过于追求世俗的成功和名利,要保持自己的本心和独立性,不被世俗所左右。 整首诗情感深沉,思考深入,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应之蹉跎三十九,犹着青衫困尘垢。
高才逸气老益奇,我每事之安敢友。
逢时则驾子何患,有才未用谁之丑。
暴得从来失常速,徐驱未用鞭其后。
扫除万事付之命,收拾至乐归之酒。
闻公颇以饮自名,我亦抗衡能至斗。
京师常恨酒不足,贫旅仅得餬其口。
乃知一饮尚间关,功垂万古知难偶。
百年痛饮乃良图,安用金朱裹枯朽。
我生自断计已决,君亦我徒能尔否。
扬眉鼠子事轻肥,眨眼小儿夸谨厚。
须防仰吓忌鹓雏,更虑致魇逢刍狗。
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独醒

    读音:dú xǐng

    繁体字:獨醒

    英语:alone awake

    意思:(独醒,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
      ▶《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不若

    读音:bù ruò

    繁体字:不若

    英语:not as good as

    意思:
     1.不如;比不上。
      ▶《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唐·柳宗元《非国语上•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