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松下自遣》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意思:四者都像梦,为什么要约束自己。

出自作者[宋]释智圆的《松下自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描绘了一种自在、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方式,他聚气成身,假缘暂寄世,但自在性无烦恼系,傍水登山,悠然有深诣。他生活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这种生活看似简朴,但却充满了自然和自由的气息。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荣辱的淡然态度。他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和超脱。他甚至在病中扶病看月,坐久偶成曲,也表现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这表明他理解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被外在的荣誉和困境所束缚。 最后,诗人还提出了人生的四个境界: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这表明他理解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状态,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名利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自由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被外在的束缚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自在。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不要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关键词解释

  • 何为

    读音:hé wéi

    繁体字:何為

    意思:(何为,何为)
    I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 羁束

    读音:jī shù

    繁体字:羈束

    英语:To bind

    意思:(羁束,羁束)
    亦作“羇束”。
     
     1.犹拘束。
      ▶《文选•张协<杂诗>之八》:“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