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昌寺荷池》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意思:从来冷落意,不像这个池塘边。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龙昌寺荷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荷塘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环境的感受。首句“冷碧新秋水”用冷碧来形容秋水,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同时也点明了季节和环境的特点。次句“残红半破莲”则进一步描写了荷塘中的景象,莲花已经凋谢,只剩下一些残红,这让人感到一种凋零和孤寂的感觉。 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感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孤寂冷落,但唯独在这池边的景色下,他的感受与以往不同。这是因为这个荷塘景色的美丽,同时也是因为与自己内心的孤寂形成了共鸣。因此,诗人在这里感到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环境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思索和孤独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得诗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环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思索和孤独的情感,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寥落

    读音:liáo luò

    繁体字:寥落

    英语:scanty

    意思:
     1.稀疏;稀少。
      ▶《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李善注:“寥落,星稀之

  • 从来

    读音:cóng lái

    繁体字:從來

    短语:固 有史以来 素 从 根本 平生 向 从古至今

    英语:always

    意思:(从来,从来)

     1.亦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