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夜无睡,思虑纷扰》 浮思闲念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荒。

浮思闲念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荒。

意思:在思闲想到纷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方。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春夜无睡,思虑纷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酒消愁,浮想联翩,最终在梦中寻找安慰的心境。首联“不堪万虑搅中肠,打破愁城入醉乡”,展现了诗人心中烦恼扰人,决定借酒解忧的情绪。颔联“酒力尽时还又动,春宵短後却成长”,则描述了酒力消退后,愁绪再次涌动,春夜虽短却有万物生长的意象,暗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颈联“浮思闲念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荒”,诗人的思绪如同飘飞的柳絮和游丝,漫天漫地,无边无际。这一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醉后的心理状态,浮想联翩,念头纷飞。尾联“看到东窗窗欲白,忽然一梦到羲皇”,诗人看到东方欲白,忽然陷入梦境,寻找内心的安慰。 整首诗流畅自然,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醉后思绪纷飞,最终在梦中寻找安慰的心路历程。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富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堪万虑搅中肠,打破愁城入醉乡。
酒力尽时还又动,春宵短後却成长。
浮思闲念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荒。
看到东窗窗欲白,忽然一梦到羲皇。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八荒

    读音:bā huāng

    繁体字:八荒

    英语: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意思:八方荒远的地方。
      ▶《关尹子•四符》:“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

  • 飞絮

    读音:fēi xù

    繁体字:飛絮

    意思:(飞絮,飞絮)
    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宋·辛弃疾《摸鱼儿》词:“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游丝

    读音:yóu sī

    繁体字:游絲

    短语:酸味 腥味

    英语:hairspring

    意思:(参见游丝,游丝)

    解释:①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游丝荡

  • 浮思

    读音:fú sī

    繁体字:浮思

    意思:即罘罳。古代设在宫门外或城角的屏。用以守望和防御。
      ▶《周礼•考工记•匠人》“城隅之制九雉”汉·郑玄注:“宫隅、城隅,谓角浮思也。”
      ▶孙诒让正义:“案浮思、罘罳、覆思并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