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雨露浓恩何以报,沙场不惜树功名。

雨露浓恩何以报,沙场不惜树功名。

意思:雨露浓恩怎样报答,沙场不惜树立功名。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风萧瑟的场景,华丽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城市的大门缓缓打开,迎接贵宾的到来。宴席上的美食琳琅满目,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餐桌。参加宴会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身披铠甲,彰显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音乐在宴会上响起,长杨苑里的歌声还未止息。骑兵们已经率先出发,前往细柳营。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为了报答君主的恩赐,不惜立下赫赫战功。 整首诗洋溢着豪情壮志和爱国热情,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宴会场景和英勇的战士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感受到了场景的真实和人物的鲜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风萧瑟引华旌,祖宴高张出斗城。
玉馔芳菲罗百铁,绣衣照耀拥千兵。
骊歌未阕长杨苑,骑吹先临细柳营。
雨露浓恩何以报,沙场不惜树功名。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 沙场

    读音:shā chǎng

    繁体字:沙場

    短语:平地 平原 坪

    英语:battlefield

    意思:(沙场,沙场)

     1.平坦的沙地。
      ▶三国·魏

  • 雨露

    读音:yǔ lù

    繁体字:雨露

    短语:恩惠 人情 惠 德 好处 恩德 恩典 恩

    英语:bounty

    意思:
     1.雨和露。亦偏指雨水。
      ▶《管子

  • 何以

    读音:hé yǐ

    繁体字:何以

    短语: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