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
意思:谁道在现在霜鬓,还从滞留。
出自作者[宋]杨无咎的《南歌子·小雨疏疏过》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长江的壮丽景象,又以深情的情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雨水轻轻洒落,江水在微雨中滚滚东流,给人一种宁静而壮观的视觉感受。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现象和视觉效果,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落霞残照晚明楼。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这两句诗将时间点明为端午节,同时又交代了诗人的所在地——南州。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如同落霞残照,给人一种深深的怀旧和离愁之感。而“又是一番重午”,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传统佳节的重温。
“罗绮纷香陌,鱼龙漾彩舟。”这两句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香气四溢的小巷中穿梭,彩船在江面上荡漾,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这种生动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色彩。
最后,“不堪回首凤池头。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无法忘记曾经的美好时光,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回到过去,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奈和遗憾。而“谁道于今霜鬓”,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的感慨和对自己迟迟未能离开南州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长江的壮丽景象,又以生动的场景和情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 不解膏霜鬓。-- 出自《点绛唇·春草池塘》作者:[宋]程大昌
- 霜鬓缕。-- 出自《摸鱼儿 答程雪楼见寄 附见雪楼乐府内》作者:[元]燕公楠
- 霜鬓两边白。-- 出自《赠友人其三》作者:[唐]李白
- 霜鬓湿。-- 出自《鸟夜啼 月下用前韵》作者:[元]刘敏中
- 小插依霜鬓。-- 出自《赏海棠》作者:[宋]姜特立
- 于今想新花,于今长秋实。-- 出自《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作者:[宋]方凤
- 于今称传。-- 出自《步出夏门行》作者:[魏晋]曹叡
- 于今还促膝。-- 出自《相送联句》作者:[南北朝]何逊
- 古佛心,即于今。-- 出自《偈颂七十六首》作者:[宋]释子益
- 于今竟不还。--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 我独困于今。-- 出自《种葛篇》作者:[魏晋]曹植
- 于今莫复开。-- 出自《为羊衮州家人答饷镜诗》作者:[南北朝]徐陵
- 谁道。-- 出自《定风波·不是无心惜落花》作者:[宋]魏夫人
- 谁道。-- 出自《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作者:[宋]黄庭坚
- 谁道春阑。-- 出自《浪淘沙·鶗鴂怨花残》作者:[宋]韩元吉
- 谁道由天。-- 出自《减字木兰花·暖风吹雪》作者:[宋]毛滂
- 谁道。-- 出自《望远行·城头初鼓》作者:[宋]陈德武
- 少阳当进犹自抑,老阴当退犹自激。-- 出自《正月雨雪》作者:[宋]曾丰
- 犹自软心肠。-- 出自《菩萨蛮·吹箫人去行云杳》作者:[宋]刘仙伦
- 犹自未忺妆。-- 出自《眼儿媚·翠帘低护郁金堂》作者:[宋]高似孙
- 日高犹自卧。-- 出自《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作者:[唐]王维
- 草色犹自腓。-- 出自《初春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芳岁犹自可。-- 出自《绍古辞》作者:[南北朝]鲍照
- 犹自怀人否。-- 出自《虞美人·荒城又见重阳到》作者:[宋]晁补之
- 犹自听鹦鹉。-- 出自《青玉案·蕙花老尽离骚句》作者:[宋]史达祖
- 宁久淹留。-- 出自《沁园春·富敌陶猗》作者:[宋]程正同
- 何处淹留。-- 出自《浪淘沙·雨过碧云秋》作者:[宋]贺铸
- 且淹留。-- 出自《玉蝴蝶 村居》作者:[元]姬翼
- 已分淹留。-- 出自《六州歌头 次明初为寿韵》作者:[元]许有壬
- 已分淹留。-- 出自《六州歌头 次明初为寿韵》作者:[元]许有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