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南王尉西斋》 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

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

意思:竹雪晴还覆盖,山在夜间自明。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河南王尉西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寒斋、天外、竹雪、山窗、禽归、云去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冬日风景图。 首句“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寒斋即寒冷的书房,日萧索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冷。而“天外敞檐楹”则描绘出天空的开阔,与书房的檐楹形成对比,更加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这两句描绘了窗外竹林上的积雪在晴天阳光下闪闪发光,照亮了窗子;夜晚则山色空蒙,仿佛窗子自明。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作者内心感受的暗示。 “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这两句描绘了禽鸟归巢,窥视路过的野客;云彩飘过,城市隐藏在云雾之中。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作者生活状态的描绘,通过禽鸟和云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两句“欲就陶潜饮,应须载酒行”,表达了作者想要去和陶渊明一起饮酒的愿望。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现实困扰,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描绘冬日的竹雪、山窗、禽鸟、云彩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凄冷、向往隐逸生活和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
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
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
欲就陶潜饮,应须载酒行。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雪晴

    读音:xuě qíng

    繁体字:雪晴

    意思:雪止天晴。
      ▶唐·戴叔伦《转应词》:“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宋·陆游《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一:“雪晴萧散曳筇枝,小坞寻梅正及时。”
      ▶元·无名

  • 自明

    读音:zì míng

    繁体字:自明

    意思:
     1.自我表白。
      ▶《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着以自明。”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柰其善盗嫂何也!’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