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和》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

意思:箕山没有是逃名地,什么地方的人之间有秘密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三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文人的渴疾、文学创作、友人敬仰以及个人志向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岁晚文园渴疾深,相瞻北斗不堪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内心深处的渴疾,就像文园司马渴疾一样,诗人内心渴望得到某种东西,就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方向,却无法得到满足。 2. “幸无封禅书留藁,岂有长门赋卖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清高和自守,他庆幸自己没有留下封禅书这样的功业,也没有为了金钱去卖弄长门赋这样的文字。封禅书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文章,长门赋则是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阿娇所作的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3. “它日友人定郊谥,当时酒客诵雄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他期待有一天友人能够为他立谥号,同时他也感谢过去的酒友诵读他的雄心壮志。 4.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人生观。他虽然像箕山隐士一样逃避名利,但并不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归隐之地。他认为真正的归隐之地应该是没有名利纷扰的地方,就像密林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对友人的敬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晚文园渴疾深,相瞻北斗不堪斟。
幸无封禅书留藁,岂有长门赋卖金。
它日友人定郊谥,当时酒客诵雄箴。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名地

    读音:míng dì

    繁体字:名地

    意思:
     1.名胜之地。
      ▶南朝·梁·萧统《示云麾弟》诗:“实览歷兮此名地,故遨游兮兹胜所。”
     
     2.名声与地位。
      ▶明·李东阳《赠右谕德谢君序》

  • 密林

    读音:mì lín

    繁体字:密林

    意思:茂密的树林。
      ▶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
      ▶《水浒传》第九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逃名

    读音:táo míng

    繁体字:逃名

    意思:
     1.逃避声名而不居。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
      ▶唐·司空图《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

  • 处人

    读音:chǔ rén

    繁体字:處人

    意思:(处人,处人)

     1.居家不出之人。
      ▶《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2.隐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