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
意思:箕山没有是逃名地,什么地方的人之间有秘密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三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文人的渴疾、文学创作、友人敬仰以及个人志向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岁晚文园渴疾深,相瞻北斗不堪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内心深处的渴疾,就像文园司马渴疾一样,诗人内心渴望得到某种东西,就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方向,却无法得到满足。
2. “幸无封禅书留藁,岂有长门赋卖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清高和自守,他庆幸自己没有留下封禅书这样的功业,也没有为了金钱去卖弄长门赋这样的文字。封禅书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文章,长门赋则是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阿娇所作的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3. “它日友人定郊谥,当时酒客诵雄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他期待有一天友人能够为他立谥号,同时他也感谢过去的酒友诵读他的雄心壮志。
4.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人生观。他虽然像箕山隐士一样逃避名利,但并不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归隐之地。他认为真正的归隐之地应该是没有名利纷扰的地方,就像密林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对友人的敬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