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暮蝉意,独怜秋树芳。
意思:谁知道暮蝉意,只有同情秋树芬芳。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八月二十八日子容过对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逢花即放、与朋友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首句“近节逢花放,开尊集异乡”,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节日临近,花开在异地,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这里,“逢花即放”的描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开尊”则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们的欢聚。
“乾坤共一笑,风雨似重阳”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乾坤”象征着宇宙和人生,“一笑”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风雨中的重阳节,通常被视为一个象征着敬老、思乡和祈福的节日,诗人以此形容风雨中的聚会,更显其珍贵和特殊。
“谁识暮蝉意,独怜秋树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有一种淡淡的离愁。“暮蝉”和“秋树”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它时益烂熳,邀尔醉西堂”这两句诗,诗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乐观。这里,“它时”暗示着未来的聚会和欢乐,“烂熳”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朋友的热情邀请。整首诗以乐观的态度收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逢花即放、与朋友欢聚的情景,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和离别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