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东山》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意思: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应该大声喝斥入松阴。

出自作者[宋]丁谓的《游东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数峰回抱隔烟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烟林深处幽静山寺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诗人以烟林、山峰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隔林相望的数峰图。颔联“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表达了诗人应该步行在石径上,享受松阴下的宁静,而不是大声呵喝进入松阴中打破这份宁静。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和喜爱。 颈联“遥分画手援毫意,暗起诗人得句心。”描绘出了一种艺术与诗意的交融。诗人仿佛看到了画家在挥毫作画,而自己也在诗意的启发下有所感悟。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意境,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山林的幽静和诗人的沉醉。 尾联“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诗人用“梅岭笙歌”来形容山寺的歌声,用“孤猿幽鸟减清音”来描绘鸟鸣声的减弱,进一步表现出山林的宁静和诗人的沉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遥分画手援毫意,暗起诗人得句心。
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
作者介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关键词解释

  • 呵喝

    读音:hē hè

    繁体字:呵喝

    英语:shout

    意思:大声喝斥。
      ▶三国·魏·应璩《杂诗》:“箪瓢恒自在,无用相呵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用短缰促马头,刺

  • 石径

    读音:shí jìng

    繁体字:石徑

    意思:(参见石径,石迳)

    解释:1.见\"石径\"。

    造句:

  • 不宜

    读音:bù yí

    繁体字:不宜

    短语:不力 不当 失当 驴唇不对马嘴

    英语:not suitable

    意思:
     1.不应该。
      ▶《诗•邶风•谷风》:“黾

  • 只合

    读音:zhī hé

    繁体字:衹合

    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武汉

  • 步行

    读音:bù xíng

    繁体字:步行

    英语:to go on foot

    意思:徒步行走。
      ▶《管子•八观》:“乘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杂文采。”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令骑皆

  • 松阴

    读音:sōng yīn

    繁体字:鬆陰

    意思:(松阴,松阴)
    亦作“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李山甫《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