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意思:节欲春秋交,寒暑争夺更加强悍。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经历酷暑时的感受和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联“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描绘了季节更替、寒暑交替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变化和挑战。接下来的诗句“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看法,即阴阳之气在盛极时必然会有变化,就像暑热到了极致就会变凉一样。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描述了七月的酷暑,人们因为炎热而感到虚弱和流汗。这种描绘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感受。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甘露的渴望,希望得到一种能够解暑的饮品。这种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需求。 诗中还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如“招提占浮图,岿壮压西甸”、“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这些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寺庙的向往和期待。寺庙的环境清凉、安静,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作者在寺庙中的生活体验,如“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这些描述展示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悠闲生活和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占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关键词解释

  • 节欲

    读音:jié yù

    繁体字:節欲

    意思:(节欲,节欲)
    亦作“节慾”。
     克制欲念;节制性欲。
      ▶《晏子春秋•问下七》:“景公问晏子曰:‘富民安众难乎?’晏子对曰:‘易•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已

  • 寒暑

    读音:hán shǔ

    繁体字:寒暑

    英语:cold and heat

    意思:
     1.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
      ▶《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春秋

    读音:chūn qiū

    繁体字:春秋

    短语:庚 年华 岁 齿 龄 年

    英语:spring and autumn

    意思:
     1.春季与秋季。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