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意思:遥遥治平寺,于是在楞伽山麓。

出自作者[明]文徵明的《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治平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关怀。 首联“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描绘了治平寺的地理位置和作者对友人的赞美。“遥遥”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距离之远,而“在楞伽麓”则交代了寺庙所在的地方,增加了神秘感。“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他气质秀美,像是在空山中留宿的云一样。 颔联“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描绘了月夜中的治平寺,石林清冷,作者孤枕难眠的情景。“月冷”和“石林清”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而“孤眠”则表达了作者独自在寺中失眠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绘寺庙中的生活细节,如“还持一束书,起傍梅花读。”“灯昏夜参半,饥鼠鸣古屋。”等,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孤独中的自我调适。同时也通过“凄风西北来,吹堕檐间木。”等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寺庙中的孤独和艰辛。 最后,“感此霜露繁,坐觉芳华促。少壮曾几时,岁月在空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怀。他感叹年华易逝,同时也对友人能否度过这段艰难时光感到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治平寺的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
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
还持一束书,起傍梅花读。
灯昏夜参半,饥鼠鸣古屋。
凄风西北来,吹堕檐间木。
感此霜露繁,坐觉芳华促。
少壮曾几时,岁月在空谷。
念子隔重城,何能慰幽独。

关键词解释

  • 治平

    读音:zhì píng

    繁体字:治平

    意思: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

  • 楞伽

    读音:léng jiā

    繁体字:楞伽

    意思:亦作“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
      ▶《

  • 遥遥

    读音:yáo yáo

    繁体字:遙遙

    短语:不远千里 迢迢 遥 十万八千里 万水千山 天各一方 悠远 远 千里迢迢 幽幽 遐 天涯海角 天南海北 遥远

    英语:remote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