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意思:拖欠客归哪一天,岩阿已经勒铭。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它以洞门的竹林为描绘对象,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富有生机的景象。
首联“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诗人以洞门的竹子为切入点,描绘了竹子生长的独特性,它们在洞口生长,形态各异,茂密而富有生机。同时,这些竹子也与同在亭旁的其他植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这句诗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石头迸裂处,竹鞭狂怒有力,表现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而竹叶在霜冻之后依然青翠,更显其生命力之旺盛。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竹子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可以成为凤凰的食物,这无疑是对竹子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竹子还可以变成拐杖的形状,这又象征着竹子的实用价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那些隐逸之士一样,归隐山林,同时对这片美丽的竹林也表达了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洞门竹林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