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意思:拖欠客归哪一天,岩阿已经勒铭。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它以洞门的竹林为描绘对象,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富有生机的景象。 首联“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诗人以洞门的竹子为切入点,描绘了竹子生长的独特性,它们在洞口生长,形态各异,茂密而富有生机。同时,这些竹子也与同在亭旁的其他植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这句诗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石头迸裂处,竹鞭狂怒有力,表现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而竹叶在霜冻之后依然青翠,更显其生命力之旺盛。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竹子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可以成为凤凰的食物,这无疑是对竹子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竹子还可以变成拐杖的形状,这又象征着竹子的实用价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那些隐逸之士一样,归隐山林,同时对这片美丽的竹林也表达了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洞门竹林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逋客

    读音:bū kè

    繁体字:逋客

    意思:
     1.逃离的人。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2.避世之人;隐士。
      ▶唐·司空图《光启丁未别山》诗:“此去

  • 勒铭

    读音:lè míng

    繁体字:勒銘

    意思:(勒铭,勒铭)

     1.镌刻铭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
      ▶宋·陆游《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