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兰亭序墨本》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

意思:河南还怕后来听说,假使昭陵饿真迹。

出自作者[宋]罗颂的《兰亭序墨本》

全文赏析

《兰亭序墨本》是宋代书法家罗颂的作品,这首诗以书法艺术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兰亭序的赞美之情。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从诗的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深远。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常见形式,每句五个字,四句一首,共计二十个字。这种形式简洁明了,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罗颂通过描绘兰亭序的优美笔触、飘逸气韵,展现了他对这一书法艺术瑰宝的热爱和敬仰。 诗中写道:“兰亭临帖好风姿,飘洒如云似水。”这里,作者以“兰亭临帖”为切入点,通过对兰亭序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同时,通过“好风姿”、“飘洒如云似水”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兰亭序的优美笔触和飘逸气韵。 接着,诗中又写道:“千古风流今犹在,谁堪共语此高情。”这里,作者通过对兰亭序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千古风流的向往。同时,通过“谁堪共语此高情”的发问,表现了作者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千古风流的渴望。 最后,诗中写道:“墨香犹在砚台边,岁月匆匆莫虚度。”这里,作者通过对兰亭序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通过“墨香犹在砚台边”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兰亭序的永恒魅力。而“岁月匆匆莫虚度”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珍惜光阴的呼唤。 总之,这首《兰亭序墨本》以书法艺术为载体,通过对兰亭序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千古风流的向往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这首诗形式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
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
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行江分。
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
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
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
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
真行姿媚公所取,篆隶何妨更兼有。
退之但作石鼓歌,谈笑讥诃换鹅手。

关键词解释

  • 昭陵

    读音:zhāo líng

    繁体字:昭陵

    英语:Tomb of Zhao Family

    意思:
     1.陵墓名。
      ▶唐太宗墓。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利用山峰凿成。着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原

  • 真迹

    读音:zhēn jì

    繁体字:真跡

    英语:authentic work

    意思:(真迹,真迹)
    见“真蹟”。

    近义词: 墨迹、手迹、手笔

    <

  • 河南

    读音:hé nán

    繁体字:河南

    英语:Henan

    意思:
     1.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
      ▶《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
      ▶明·王鏊《震泽长语•

  • 后来

    读音:hòu lái

    繁体字:後來

    短语:尔后 后 今后 事后 此后 往后 从此 以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下

    英语:later

    意思:(后来,后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