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意思:
希望比三花秀,不是同百花秋。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全文创作背景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的创作背景与重阳节有关。重阳节在古代又称登高节,是人们登高远眺、赏花赏菊的日子。这首诗是卢纶在陪同令公(可能是一位高官或贵族)登上白楼时,看到菊花盛开,有所感而作。诗歌通过描绘菊花的风貌和气质,表达了作者对菊花高贵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难料的感慨。
相关句子
非同年岁意。
--
出自《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非同(一作因)墨翟问。
--
出自《赠严仓曹乞推命录》作者:[唐]陈子昂
信非同根生,要是岁寒侣。
--
出自《戏画松柏壁》作者:[宋]王当
苟非同根蒂,缠绵安得固。
--
出自《送崔氏》作者:[明]何景明
非同豪富家,丝竹留饮宴。
--
出自《和林成之五题·客来》作者:[宋]苏颂
愿比庄椿过八千。
--
出自《减字木兰花·新秋气肃》作者:[宋]王观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
出自《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作者:[宋]黄庭坚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
出自《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作者:[唐]钱起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
出自《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作者:[唐]郑浣
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
出自《赋枣》作者:[宋]王安石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
出自《后阁四松》作者:[宋]郑獬
三花异种复异粧,三花同韵更同香。
--
出自《再併赋瑞香水仙兰三花》作者:[宋]杨万里
顶上结三花。
--
出自《南乡子·白雪与黄芽》作者:[宋]无名氏
顶上结三花。
--
出自《南乡子·白雪与黄芽》作者:[宋]萧廷之
小春时候,两蕊三花。
--
出自《柳梢青 赋枯梅寄张郎中马同知 强村丛书用绣》作者:[元]张伯淳
搬归顶上结三花。
--
出自《西江月·鼎器法天象地》作者:[宋]萧廷之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
出自《李伯阳赞三首》作者:[宋]白玉蟾
人间晚秀非无意。
--
出自《渔家傲·露裛娇黄风摆翠》作者:[宋]欧阳修
不种官路傍,社栎同百春。
--
出自《与客饮乾明寺东古梅下》作者:[宋]陈天麟
好丹世上空纭纭,趣与师同百无十。
--
出自《题可久上人房素屏》作者:[宋]强至
化工纤巧妙无伦,春卉秋葩总成仆。
--
出自《和雪吟》作者:[宋]卫宗武
清尊近对洒云湿,乌帽高寻洞卉秋。
--
出自《爰亚夫自涪陵以小舟追路相送及予於枥木观下》作者:[宋]孙应时
诗句原文
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
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作者介绍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三花
读音:
sān huā
繁体字:
三花
意思:
1.三花树的略称。
▶唐·李白《赠嵩少山焦炼师》诗:“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明·何景明《简汝立》诗:“少室三花无客采,小山丛桂有人攀。”
三花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