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发》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意思:亲爱天凋零,在的仍然分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白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白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衰朽的无奈和感叹。 首联“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诗人以白发的出现,暗示着生命的衰退,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而这种衰退,似乎也在默默地与诗人达成一种约定,预示着诗人生命的终结。 颔联“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诗人早晨梳理白发时,发现白发又多了几根,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过程。 颈联“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家人不习惯看到诗人的白发,感到悲悯。然而诗人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家人不明白他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生命观。他承认自己身体和精神都已经衰弱,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而是选择放下对生命的执着,接受生命的衰退,并寻求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衰朽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通过白发的象征意义,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但也要接受生命的衰退,并寻求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
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书魔昏两眼,酒病沉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零落

    读音:líng luò

    繁体字:零落

    英语:sporadic

    意思:
     1.凋谢。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零、落,皆堕也。草曰零

  • 别离

    读音:bié lí

    繁体字:別離

    短语:分开 别离 解手 诀别

    英语:leave

    意思:(别离,别离)
    离别。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

  • 亲爱

    读音:qīn ài

    繁体字:親愛

    短语:莫逆 亲昵 不分彼此 情同手足 近乎 血肉相连 挚 如胶似漆 亲密无间 密切 亲切 亲密 知心 千丝万缕 心心相印 恩爱 如鱼得水 亲近 亲 形影不离 知己 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