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綦毋校书别业》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意思:可惜空微月,要想成功没有小船。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题綦毋校书别业》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是一首描绘归隐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首联“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描绘了诗人辞去官职,挂冠归隐的情景。诗人以“挂冠”这一形象生动的动作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而“昨日”则暗示诗人已经离开了喧嚣的尘世,回到了宁静的沧洲。 颔联“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暮色中远行的船帆,庭院中树木的秋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 颈联“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看法,他不追求世俗的成功和名利,而是向往自然和山水。这里用“为山游”来比喻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岂伊”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他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接受并寻求内心的满足。 尾联“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海上漂泊的情景,日夕交替,看到的是丹丘(红色的山丘)的美景。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以及对自然和美好的事物的欣赏。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景色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读来令人感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轻舟

    读音:qīng zhōu

    繁体字:輕舟

    短语:独木舟 方舟

    英语:skiff

    意思:(轻舟,轻舟)

     1.轻快的小船。
      ▶《国语•越语下》:“﹝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