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洪州杨太博》 讼庭唯鹤立,吟树独僧期。

讼庭唯鹤立,吟树独僧期。

意思:上诉庭只鹤站,吟树只有僧期。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寄洪州杨太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是一首描绘南昌城市风貌和寓言式表达政治理想的诗。 首联“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描绘了南昌作为郡城的美丽景象,江边的楼阁在水中沉没,描绘出南昌城依江而建,楼阁耸立,景色壮丽的画面。沈字在这里有描绘出楼阁在水中的倒影,增添了诗的意境。江湄则是指江边,表现出南昌城依江而立的地理特点。 颔联“地暖春生早,山寒日下迟”进一步描绘了南昌的春天气息。地暖春生早,描绘出大地回暖,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山寒日下迟,则描绘出山峦依旧寒冷,太阳下山较晚,表现出季节的交替和早晚的温差。 颈联“讼庭唯鹤立,吟树独僧期”则转向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公正廉洁政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用“讼庭唯鹤立”表达出希望官员公正廉洁,司法公正,让百姓无讼的愿望。“吟树独僧期”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只有僧人会独自在树下吟诗作赋。 尾联“安得通官政,烟霞共一司”直接表达了对公正廉洁政治的渴望,希望南昌的官员能够实行公正的政令,同时也希望能够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昌城的美景和对公正廉洁政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昌为郡好,楼阁沈江湄。
地暖春生早,山寒日下迟。
讼庭唯鹤立,吟树独僧期。
安得通官政,烟霞共一司。
作者介绍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鹤立

    引用解释

    1.企望貌,盼望貌。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 闕里 。”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寔怀鹤立企佇之心,敢復陈闻者,冀陛下儻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2.形容瘦长者的站立状。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诗:“鹤立瘦棱

  • 讼庭

    读音:sòng tíng

    繁体字:訟庭

    意思:(讼庭,讼庭)
    即讼堂。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
      ▶傅尃《梦蘧于临武县》诗:“讼庭如水吏人闲,官舍萧然昼掩关。”参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