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北望二首》 中兴见神武,不许郅支和。

中兴见神武,不许郅支和。

意思:中兴被北齐神武帝,不允许郅支单于和。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北望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雄壮的诗,充满了对国家大事的热情赞扬和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首联“十月嘶胡马,南来饮潞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马儿在寒冷的十月中嘶鸣,从北方南下到潞河饮水。这不仅暗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也预示了将士们即将面临的艰难任务。 颔联“论功自有定,报国岂无多”,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尽忠的赞美。他们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报效国家的决心和行动更是无可比拟的。 颈联“雾拥宫门隔,星飞羽檄过”,描绘了战场的紧张和激烈。战雾遮住了宫门,消息如流星般飞过。这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也暗示了将士们勇往直前的决心。 尾联“中兴见神武,不许郅支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将士们的信任和鼓励。他们必将赢得战争,恢复国家的繁荣昌盛,不允许外敌挑衅和干涉。 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豪情,是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热情的赞扬,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这是一首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月嘶胡马,南来饮潞河。
论功自有定,报国岂无多。
雾拥宫门隔,星飞羽檄过。
中兴见神武,不许郅支和。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神武

    读音:shén wǔ

    繁体字:神武

    英语:divine and mighty

    意思:
     1.原谓以吉凶祸福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
      ▶《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 中兴

    读音:zhōng xīng

    繁体字:中興

    英语:resurgence

    意思:(中兴,中兴)

     1.中途振兴;转衰为盛。
      ▶《诗•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 不许

    读音:bù xǔ

    繁体字:不許

    短语:不能 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英语:not allow

    意思:(不许,不许)

     1.不允许。
      ▶《左传•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