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维摩居士室》 排闼者谁欤,冶容袨服,宝髻珠璎。

排闼者谁欤,冶容袨服,宝髻珠璎。

意思:推门的是谁吗,我能穿盛服,宝髻珠璎。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木兰花慢·维摩居士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维摩居士室》,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居士室景象和感受的诗。诗中描绘了居士室清晨的景象,鹊噪檐声,鹊声中似乎暗示着某种期待或喜悦。接着,诗人描绘了室内的景象,冶容袨服的女子,她的形象和宝髻珠璎的装饰让人联想到毗耶城里天魔的变幻。 诗中还提到了姑射神仙和开元妃子,这两个形象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女子,但诗人用她们来比喻室内的这位女子,可见其美丽之程度。诗人还提到了洛阳的花鸟,它们在朝陵使离去后,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桑榆暮景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居士室中的女子和周围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描绘居士室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维摩居士室,晨有鹊、噪檐声。
排闼者谁欤,冶容袨服,宝髻珠璎。
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
姑射神仙雪艳,开元妃子春酲。
鄜延第一次西京。
姚魏是知名。
向欧九记中,思公屏上,描画难成。
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
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宝髻

    读音:bǎo jì

    繁体字:寶髻

    意思:(宝髻,宝髻)
    古代妇女髮髻的一种。
      ▶唐·王勃《登高臺》诗:“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宋·柳永《瑞鹧鸪》词:“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

  • 排闼

    读音:pái tà

    繁体字:排闥

    英语:push

    意思:(排闼,排闼)
    推门,撞开门。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

  • 髻珠

    引用解释

    佛教语。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语本《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説,於诸説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髻珠孰晓,怀宝詎宣。”《景德传灯录·相国裴休》:“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