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可使居无竹,风雨空嗟摽有梅。
意思:山林泉石可以使居无竹,风雨空嗟叹摽有梅。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山居寄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结庐人境经过少,晚起长遭稚子催》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和内心感受的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描绘,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首联“结庐人境经过少,晚起长遭稚子催”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人迹罕至,而诗人晚起却经常被稚子催促的场景。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颔联“闲处赤心忧国尽,病中白发爱山回”则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全心全意地关心国家大事,而在生病时却更加热爱山水的情感。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林泉可使居无竹,风雨空嗟摽有梅”则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即只要有林泉、竹子等自然元素即可,不必有太多的装饰和人工雕琢。同时,风雨无情,即使有梅树也要遭受风雨的摧残,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不遣悄奴频过我,欲将怀抱向谁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诗人希望没有人频繁打扰他,他想要向谁倾诉自己的心声呢?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