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父歌》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意思:料得孤船没有定止,每天晚上拿着竿何处归。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渔父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第二百一十四卷》是一首描绘渔夫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渔夫的形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首两句“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直接描绘了渔夫的形象和动作。他坐在岸边的深潭边,静静地注视着水面,一动不动地握着钓竿。这种描绘方式简洁而生动,让人感受到渔夫的专注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则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的敬仰和好奇。诗人想了解渔夫的姓名,但渔夫却久久不语,这更增加了诗人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这种描绘方式引人深思,让人对渔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产生了好奇和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则进一步描绘了渔夫的形象和环境。渔夫穿着用笋皮编制的帽子和荷叶编织的衣服,他无所事事地守在钓矶上。他的生活看似自由自在,但实际上他的孤舟无定止,不知道何时才能归家。这种描绘方式既表现了渔夫的自由自在,又揭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孤独、自由的渔夫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孤独和无助的深深感慨。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第二百一十四卷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料得

    读音:liào de

    繁体字:料得

    意思:预测到;估计到。
      ▶唐·杜甫《杜鹃行》:“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宋·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词:“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金·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