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雪》 醉枕醒来夜未央,倦身殿转厌藜床。

醉枕醒来夜未央,倦身殿转厌藜床。

意思:醉睡醒来夜未央,倦身殿转压藜床。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醉枕醒来夜未央,倦身殿转厌藜床。映窗色皎犹疑月,刮骨寒知不是霜》是一首描绘夜晚醉酒醒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倦怠和寒冷的感受。 首句“醉枕醒来夜未央”,直接点明醉酒醒来,夜已深了。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醉酒后的场景,同时也交代了时间——深夜。 “倦身殿转厌藜床”是作者身体状况的进一步描述,倦身表明身体疲惫,而厌藜床则表达了对躺卧在床的厌倦。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醉酒醒来的身心状态,加深了读者对场景的感知。 “映窗色皎犹疑月”描绘了窗外的景象。虽然天色已晚,但月光依然明亮,让作者误以为是月亮。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光映窗的景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 “刮骨寒知不是霜”则通过描述寒冷的程度,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冷冽。这句诗中的“刮骨寒”不仅形容了冷风的刺骨,也暗示了作者在醉酒后的清醒感觉。通过与霜的对比,作者明确表示这不是霜,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寒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醉酒醒来的夜晚场景,表达了作者身体疲惫、寒冷和厌倦的情绪。诗句中的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醉枕醒来夜未央,倦身殿转厌藜床。
映窗色皎犹疑月,刮骨寒知不是霜。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未央

    读音:wèi yāng

    繁体字:未央

    英语:not ended

    意思:
     1.未半。
      ▶《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集传:“央,中也。”
      

  • 醉枕

    读音:zuì zhěn

    繁体字:醉枕

    意思:借指醉梦。
      ▶宋·石孝友《踏莎行》词:“沈水销红,屏山掩素,锁窗醉枕惊眠处。”
      ▶宋·石孝友《谒金门》词:“醉枕惊回蝴蝶,好梦无人共说。”

    <

  • 藜床

    读音:lí chuáng

    繁体字:藜床

    意思:
     1.《北堂书钞》卷一三三引汉·王粲《英雄记》:“向诩常坐藜床上。”
      ▶北周·庾信《小园赋》:“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唐·杜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