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

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

意思:酒溅起玉盏,蜡烛泪生铜盘。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表达作者情感和思考的诗。它以泼火的场景开始,描绘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苦寒的天气。接着,诗中描绘了梨花半开的景象,池塘水面的迷漫,以及作者在春夜中独自愁闷的心情。 “梨花犹半绽,塘水已迷漫。”这两句诗以梨花半开的景象和池塘水面的迷漫来描绘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愁闷和忧郁。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阑。”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在春夜中的孤独和愁闷,他看着时间的流逝感到更加孤独,夜漏未尽,更显寂寥。 “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夜中饮酒的场景,杯中的酒沫升起,烛泪滴在铜盘上,进一步表现了春夜的寂静和孤独。 “春衣向来脱,带眼斗觉宽。”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换季时衣物的变化,随着气温的变化,衣物逐渐宽松,表现了季节的变换和作者的感受。 最后,“试问彼侠少,何处跨金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侠少的向往和期待,他们应该去哪里跨上金鞍呢?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期待。它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和向往。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在孤独和寂寞中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
梨花犹半绽,塘水已迷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阑。
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
春衣向来脱,带眼斗觉宽。
试问彼侠少,何处跨金鞍。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烛泪

    读音:zhú lèi

    繁体字:燭淚

    短语:饮用水 自来水 枯水 淡水 污水 海水 蒸馏水 矿泉水 雨水 冷却水 死水 盐水 软水 雪水 清水

    英语:winding sheet

  • 铜盘

    引用解释

    1.亦作“ 铜槃 ”。 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奉铜槃而跪进之。”《后汉书·左慈传》:“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 宋 苏轼 《日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