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
意思:栏杆倚遍夕阳晚,门窗轩窗都是香。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赏析宋代诗人陈尧佐的《和靖先生坟已荒,三春花草殿余芳。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的。
首先,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怀旧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已故的古代隐士——林和靖的坟墓的凭吊。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思和对历史长河中逝去岁月的怀念。
第一句“和靖先生坟已荒,三春花草殿余芳。”诗人首先描绘了坟墓的荒芜,然后以花草在春天余韵中绽放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历史的延续性。这句诗也暗示了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和事,他们的精神和影响仍然在世间流传,如同花草的余芳一般。
第二句“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倚遍坟前的栏杆,感受着时间的流转,同时又深深地被墓地中散发的香气所吸引。这里的“栏干倚遍”和“总是香”形成对比,一方面暗示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生命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历史是永恒的,而生命是美丽的,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能留下深深的痕迹。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现在,因为每一个现在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它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历史和生命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敬畏。
相关句子
- 绕栏种菊一齐芳,户牖轩窗总是香。-- 出自《秋莫西轩》作者:[宋]邵雍
- 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出自《浮远》作者:[宋]周弼
- 户牖观天地。-- 出自《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作者:[唐]陈子昂
- 开轩当户牖。-- 出自《和王护军秋夕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户牖白云分。-- 出自《慈云四景白云居》作者:[宋]苏轼
- 芝兰户牖。-- 出自《瑞鹤仙·小梅凝秀色》作者:[宋]曹勋
- 户牖绝锦綦。-- 出自《悼室人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得生君户牖。-- 出自《咏檐前竹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总是关心处。--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总是离人泪。-- 出自《正宫 端正好》作者:[元]王实甫
- 总是添愁绪。-- 出自《醉花阴·淋漓尽日黄梅雨》作者:[宋]杨无咎
- 总是容身处。-- 出自《清平乐·蜂房蚁户》作者:[元]刘敏中
- 总是悲秋意。--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彭耜
- 总是经行处。-- 出自《点绛唇·小驻征骖》作者:[宋]曾协
- 总是梅标格。-- 出自《霜天晓角·洞天仙伯》作者:[宋]李廷忠
- 总是天涯客。-- 出自《菩萨蛮·江风漠漠寒山碧》作者:[宋]侯置
- 总是消魂处。-- 出自《青玉案 送温叔刚之解州军司幕官》作者:[元]王沂
- 总是神仙侣。-- 出自《青玉案·熙春台下花无数》作者:[元]元好问
- 栏干凭暖。-- 出自《点绛唇·洞户深沈》作者:[宋]晁端礼
- 栏干外。-- 出自《春声碎》作者:[宋]谭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