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昌乐》 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

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

意思:喂饱战马安丘县,停车昌乐县。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至昌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行脚经历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途中的艰辛、惊险和感慨。 首联“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道路正搔首,郡邑忽驰箭。”描绘了诗人初到安丘邑的情景,马匹已经备好,但诗人却因道路的艰难而感到困扰。昌乐县是诗人下一个要去的地方,但途中频繁的郡邑变动让诗人感到不安。 颔联“邯河已虎据,穆陵复豺战。”描绘了诗人在邯河遇到的困难,这里似乎被一只猛虎占据,而在穆陵又遭遇了豺狼的攻击。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危险和艰难。 颈联“西拒拥戈矛,南出张组练。”描绘了诗人在南出时的场景,他面对的是西面的敌人的攻击和南出时的危险。这些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困境和危险。 尾联“我道苟如此,安得发不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道路的无奈和失望,他觉得如果这样的道路都如此艰难,那么他还能去哪里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无助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的诗,更是一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
道路正搔首,郡邑忽驰箭。
邯河已虎据,穆陵复豺战。
西拒拥戈矛,南出张组练。
仓茫走黎庶,错愕动缨弁。
我行日已远,我力日已倦。
亨衢冀栖息,异事骇闻见。
如何命不淑,所至时辄乱。
既同丧家狗,亦类焚巢燕。
仆御心尽灰,妻孥泪如霰。
我道苟如此,安得发不变。

关键词解释

  • 昌乐

    读音:chāng lè

    繁体字:昌樂

    意思:(昌乐,昌乐)
    兴盛康乐。
      ▶《史记•匈奴列传》:“二国已和亲,两主驩悦,寝兵休卒养马,世世昌乐。”

    解释:1.兴盛康乐。

  • 马安

    引用解释

    汉 司马安 的简称。 唐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诗:“应笑 马安 虚巧宦,四迴迁转始为卿。”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马安 四至, 应璩 三入。”四至,谓 司马安 四至九卿。

    读音:mǎ ān

  • 秣马

    读音:mò mǎ

    繁体字:秣馬

    意思:(秣马,秣马)
    饲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
      ▶《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

  • 安丘

    读音:ān qiū

    繁体字:安丘

    意思:复姓。
      ▶东汉有安丘望之。见《后汉书•耿弇传》。

    造句:红双味葡萄在安丘的表现安丘市委书记李本跃来绿洲公司视察。铁道部副部长

  • 乐县

    读音:lè xiàn

    繁体字:樂縣

    意思:(乐县,乐县)
    亦作“乐悬”。
     
     1.指悬挂的钟磬类乐器。
      ▶《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