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马道士》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意思:人世间再发现什么时候,求取先生石辘轳。

出自作者[唐]李九龄的《赠马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描绘了水的宁静与云的自由,两者相互映照,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而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他与世无争,笑谈世间纷扰,假装愚笨,不参与世俗的争斗。 颔联“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愿意沉醉于美酒之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同时,他也愿意承担起责任,去守护心中的理想和信仰。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追求自由和快乐,又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 颈联“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描绘了诗人寻找空碧洞中的野鹤,寻找渡过重湖的琴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渴望与自然亲近,与生活对话,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尾联“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无奈。他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与人们相见,因此他请求先生赐予他一把石辘轳,让他能够再次回到人间,再次与人们相见。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关键词解释

  • 辘轳

    读音:lù lu

    繁体字:轆轤

    英语:windlass

    意思:(辘轳,辘轳)

     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再见

    读音:zài jiàn

    繁体字:再見

    英语:good bye

    意思:(再见,再见)
    I

     1.再一次见面。
       ▶《孔子家语•致思》:“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取先

    读音:qǔ xiān

    繁体字:取先

    意思:取得居人之前的地位。
      ▶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用儒雅文字章句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之气。”

    解释:1.取得居人之前的地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