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见二十六年前为绛所书诗册、电谢波流似》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意思:缬眼光辉记忆出现初,蔷薇花瓣逐渐醍醐新。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偶见二十六年前为绛所书诗册、电谢波流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回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回忆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首句“缬眼容光忆见初”中,“缬眼”形象地描绘了睁开眼睛的状态,“容光”则展现了面庞的光彩,“忆见初”引出了回忆的主题,让人想起初次见面的美好场景。 次句“蔷薇新瓣浸醍醐”进一步描绘了回忆中的场景,新鲜的蔷薇花瓣浸泡在醍醐中,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不知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则更加深入地展现了诗人的回忆。诗人回想起儿时洗脸的场景,想起了曾经用红花和雪来洗脸的经历。这里的“红花”和“雪”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回忆的效果。 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回忆,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回忆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中的色彩对比和生动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 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醍醐

    读音:tí hú

    繁体字:醍醐

    英语:clarified butter; ghee

    意思:
     1.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

  • 容光

    读音:róng guāng

    繁体字:容光

    英语:facial expression

    意思:
     1.指幽微的空隙。
      ▶《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赵岐注:

  • 蔷薇

    读音:qiáng wēi

    繁体字:薔薇

    短语:野蔷薇

    英语:rose

    意思:(蔷薇,蔷薇)
    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

  • 缬眼

    读音:xié yǎn

    繁体字:纈眼

    意思:(缬眼,缬眼)

     1.醉眼。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董小宛﹞薄醉未醒……与余晤,面晕浅春,缬眼流视。”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品花之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