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祁山再见伐崇旅,凤鸟不来嗟已夫。

祁山再见伐崇旅,凤鸟不来嗟已夫。

意思:祁山出现两次讨伐崇国旅,凤凰不来喂了啊。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郭淮、许历和祁山的历史背景,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战争的感慨。 首先,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郭淮岂得为许历,曹献敢言如亚夫”中,诗人用郭淮和许历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郭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而许历则是秦朝的一位将军。这里诗人用郭淮比拟许历,暗示战争的残酷性。而“曹献”可能是指曹魏的一位将军曹献,他言辞谨慎,行事有度。诗人用“如亚夫”来形容他,暗示了谨慎和纪律的重要性。这句诗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强调了谨慎和纪律的重要性。 第二句“祁山再见伐崇旅”则直接引用了历史事件,描述了祁山再次被攻打的情景。祁山是三国时期蜀汉和曹魏交战的地方,这里的“伐崇旅”指的是再次攻打曹魏的军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即战争的频繁和无常。 第三句“凤鸟不来嗟已夫”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叹。凤鸟不来指的是凤凰没有出现,古人认为凤凰的出现是吉祥的象征,而现在却不见凤凰,诗人以此表达战争带来的不幸和哀伤。“嗟已夫”表示事情已经结束,诗人以此表达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谨慎、纪律的强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郭淮岂得为许历,曹献敢言如亚夫。
祁山再见伐崇旅,凤鸟不来嗟已夫。

关键词解释

  • 祁山

    读音:qí shān

    繁体字:祁山

    意思:在甘肃省·礼县东。
      ▶汉代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曾多次出祁山而攻魏,即指此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再见

    读音:zài jiàn

    繁体字:再見

    英语:good bye

    意思:(再见,再见)
    I

     1.再一次见面。
       ▶《孔子家语•致思》:“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

  • 已夫

    读音:yǐ fū

    繁体字:已夫

    意思:罢了。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斮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公之所读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