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

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

意思:在藻白鱼知道白鹭下,穿过树林黄雀觉得蝉嘶。

出自作者[宋]潘大临的《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全文赏析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是宋代诗人潘大临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组诗描绘了四季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一首: 春山雨新沐,掩霭结浓绿。 一叶金芙蓉,粲粲迎朝旭。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雨过后,山峦被洗得更加清新,绿色的植被郁郁葱葱。一朵金芙蓉在朝霞中显得格外耀眼,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 第二首: 夏木有余绿,高原尽日晴。 人家鸡犬静,沙路笋舆轻。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景色。夏天的树木郁郁葱葱,高原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村子里的鸡犬安静地休息,沙路上轻便的竹轿轻轻滑过,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 第三首: 落日泛南溪,野艇沿流去。 隔水望侬家,云深杳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夕阳映照在南溪上,野艇顺着溪流缓缓驶去。诗人站在对岸,望着自己的家乡,却被云雾遮挡,看不见家乡的所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四首: 雪压怪松露,风高野渡横。 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大雪压弯了怪松,露出嶙峋的枝干;寒风吹过,野渡上的横舟摇摇晃晃。诗人认为世间众生都在苦难之中,但还有更苦难的众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众生苦难的关注和同情。 第五首: 天机藏不得,花笑鸟啼时。 不待重拈出,当人合自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机(即自然界的奥妙)的认识。他认为自然界的奥妙是无法隐藏的,当花儿盛开、鸟儿啼鸣时,人们就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诗人认为这种美好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只要用心去感受,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领悟到。 总的来说,这组诗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间众生苦难的关注和同情。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茅瞻竹阁枕回溪,柳外平桥拍水低。
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

关键词解释

  • 白鱼

    读音:bái yú

    繁体字:白魚

    英语:whitefish

    意思:(白鱼,白鱼)

     1.即白鲦。
      ▶唐·李贺《感讽》诗之六:“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
      ▶王琦汇

  • 黄雀

    读音:huáng què

    繁体字:黃雀

    英语:yellowbird

    意思:(黄雀,黄雀)

     1.鸟名。雄鸟上体浅黄绿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黄。雌鸟上体微黄有暗褐条纹。鸣声清脆,饲养为观赏鸟

  • 林黄

    读音:lín huáng

    繁体字:林黃

    意思:(林黄,林黄)
    林钟律、黄钟律的并称。
      ▶唐·陈子昂《大周受命颂》:“方採钟龙,象鸣凤,协林黄之律。”参见“林钟”。

    解释:1.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