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 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意思:何况又高秋晚上,明月正在徘徊。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秋山望月酬李骑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和抒发离愁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秋夜的美丽。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山隈之上,心中充满了忧愁和孤独。这种情感通过“怀抱自悠哉”这一句表达出来,给人一种深深的忧郁和孤独感。接着,诗人在高秋之夜的背景下,抬头望向明月,这是一个典型的情景设置,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描绘秋夜景色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他描述了明月如何从远处的山岫升起,如何照耀着高台,如何满含银河和露珠的光辉。这些描绘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夜之中。诗人还通过“淡云笼影度,虚晕抱轮回”这样的句子,巧妙地描绘了月光的变幻和朦胧之美。 在描述秋夜的氛围时,诗人运用了“谷邃凉阴静,山空夜响哀”这样的句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凄凉的世界。这里既有山谷深处凉爽的阴暗,又有山间的寂静和夜晚的回声。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秋夜的深沉和寂静。 最后,“寒催数雁过,风送一萤来”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离愁的情感。寒冷的天气催促着大雁南飞,微弱的萤火虫在风中摇曳。这些景象都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离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和牵挂。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离愁。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和牵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诗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
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层台。
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
淡云笼影度,虚晕抱轮回。
谷邃凉阴静,山空夜响哀。
寒催数雁过,风送一萤来。
独轸离居恨,遥想故人怀。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 高秋

    读音:gāo qiū

    繁体字:高秋

    意思:
     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

  • 月正

    读音:yuè zhèng

    繁体字:月正

    意思:I
    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周贺《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II
    正月。
       ▶《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 裴回

    读音:péi huí

    繁体字:裴回

    意思:
     1.彷徨。徘徊不进貌。
     
     2.徐行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于是楚王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参见“徘徊”。
     
     3.留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