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意思:山林早已荒芜,石道生蔷薇。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是一首对友人归隐山林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友人析道论微言,揭示了深奥的道理,犹如秋毫般的锐利,令人豁然开朗。他选择回到布山隐居,他的志向如同天云般高远。 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归隐的向往之情。诗中描述了友人离开时的急切心情,担心友人的隐居地可能会衰落,而自己内心也怀揣着归隐的愿望,经常梦到松树上的月色。 诗中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山林生活,林壑已经荒芜,石道生出了蔷薇。然而,诗人仍然希望与友人一同弄笙鹤,在岁晚之时相互依偎。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归隐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不满,通过赞美友人的归隐,表达了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林壑

    读音:lín hè

    繁体字:林壑

    英语:woods and ravines; forest and dales

    意思:
     1.山林涧谷。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

  • 石道

    读音:shí dào

    繁体字:石道

    意思:石砌的山路。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风散松架险,云郁石道深。”
      ▶吕延济注:“云繁则山路增幽。”
      ▶唐·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

  • 久已

    读音:jiǔ yǐ

    繁体字:久已

    意思:早就。
      ▶清·恽敬《与宋于廷书》:“迨正月垂尽,因雨霁赴江干,旌旆久已东发矣。”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原来姑娘被张金凤一席话,把他久已付之度外的一肚子事由儿,给提

  • 蔷薇

    读音:qiáng wēi

    繁体字:薔薇

    短语:野蔷薇

    英语:rose

    意思:(蔷薇,蔷薇)
    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