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意思:移住汉阴,不能再问华簪。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是一首描绘诗人移居汉阴后生活的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 首联“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诗人表达了移居汉阴后,他不再关心过去的荣华富贵,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现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满足。 颔联“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描述了诗人移居后的生活环境。这里靠近宜城,可以轻易地赊到酒;梦泽深处则是烧田,诗人描绘了这里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颈联“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暮色中遇到归巢的鸟儿,寒水中看到鱼儿沉底,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宁静和安详。 尾联“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他与万物和谐相处,没有烦恼和束缚,终年满足自己的本心。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享受生活而不被物质所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移居汉阴后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精神修养和内心满足的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
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汉阴

    读音:hàn yīn

    繁体字:漢陰

    意思:(汉阴,汉阴)

     1.汉水南岸。
      ▶《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
      ▶成玄英疏:“汉阴,汉水之阴。水南曰阴。”
      ▶南朝

  • 移家

    读音:yí jiā

    繁体字:移家

    意思:搬家;迁移住地。
      ▶唐·白居易《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余赀。”
      ▶宋·姜夔《鹧鸪天》词:“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清·阎尔梅《山中答友人

  • 华簪

    读音:huá zān

    繁体字:華簪

    意思:(华簪,华簪)
    华贵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连缀在头髮上。华簪为贵官所用,故常用以指显贵的官职。
      ▶晋·陶潜《和郭主簿》之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宋·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