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春日》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意思:淡淡的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长安春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对秦云、灞桥杨柳、夕阳楼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愁绪和对春天的怀念。 首句“淡淡秦云薄似罗”,诗人以淡淡的云和轻柔的罗织成了一幅春天的清晨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柔美的基调。淡淡的云,如同轻纱般薄,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这秦云一样,淡淡的,却挥之不去。 “灞桥杨柳拂烟波”一句,诗人描绘了灞桥杨柳在晨光中摇曳生姿的景象,杨柳在烟雾中摇曳,仿佛在向诗人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一句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这杨柳一样,随着春风摇曳,却无法摆脱。 “夕阳楼上山重叠”一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夕阳楼的美景,但美景并不能缓解诗人的愁绪,反而使愁情更甚。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愁苦。 最后一句“未抵愁春一倍多”,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愁绪比春天更加深重。这一句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愁绪和对春天的怀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灞桥

    读音:bà qiáo

    繁体字:灞橋

    意思:(灞桥,灞桥)
    桥名。本作霸桥。据《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唐·郑谷《小桃》诗:“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

  • 烟波

    解释

    烟波 yānbō

    [mist-covered waters]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引用解释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 淡淡

    读音:dàn dàn

    繁体字:淡淡

    英语:light; thin

    意思:I

     1.形容颜色浅淡。
       ▶唐·杜甫《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