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悼贤诗》 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

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

意思:良田十顷接晴烟,曾代理过诸侯救援干旱年。

出自作者[宋]刘彝的《悼贤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良畴十顷接晴烟》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历史的诗,通过对农田、救灾、赈灾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描绘了一片丰饶的农田,在晴天里烟雨蒙蒙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用“曾假过侯”暗示了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关心百姓的官员,通过他的努力救济了旱灾的农民,表现了历史上的仁政。 颔联“俸麦一车开德济,流民千里荷生全”,进一步描述了赈灾的场景,官员们捐出了一车粮食来帮助灾民,使得千里之外的流民得以生存下来。这一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官员们仁政的赞扬。 颈联“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遗风尚泣然”,通过“逝水”和“遗风”两个意象,描绘了历史的长河和文化的传承。人们感叹时光流逝,历史永存,而风俗习惯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尾联“独对老僧谈旧事,斜阳春色漫盈川”,诗人独自面对老僧谈论往事,夕阳下的春色满溢着大地。这里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田、救灾、赈灾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美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
俸麦一车开德济,流民千里荷生全。
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遗风尚泣然。
独对老僧谈旧事,斜阳春色漫盈川。

关键词解释

  • 良畴

    读音:liáng chóu

    繁体字:良疇

    意思:(良畴,良畴)
    良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江水又东迳穴湖塘,湖水沃其一县,并为良畴矣。”
      ▶唐·张九龄《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渔商多末事

  • 旱年

    读音:hàn nián

    繁体字:旱年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