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陵即事》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意思:寺多红药烧人的眼,地面长满青苔染马蹄。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江陵即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方水乡风物的诗,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南方雨季中的水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首联“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直接点明南方雨季的特点,瘴云弥漫,梅雨绵绵,泥泞不堪,而十里外的津楼则巍然屹立在大堤之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联通过视觉和空间感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南方雨季的景象。 颔联“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进一步描绘了南方水乡的生活场景。蜀女在沙滩迎接水客,巴童则在驿站旁边出售山鸡。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南方水乡的独特风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颈联“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则转向了对南方自然景色的描绘。寺庙周围红药盛开,如同火烧一般,让人目不暇接;而地上青苔则厚得可以染黑马蹄。这一联通过色彩和视觉效果的描绘,展现了南方雨季中的美丽景色。 尾联“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感。夜半独眠,愁绪满怀,看着隔着蛮溪的归路,更加思念家乡。这一联通过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南方雨季中的水乡景象、生活场景、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魅力和风情的水乡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欣赏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
作者介绍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红药

    读音:hóng yào

    繁体字:紅葯

    英语:flower of Chinese harbaceous peony

    意思:(红药,红药)
    亦作“红葯”。
     芍药花。
      ▶南朝·齐·

  • 人眼

    读音:rén yǎn

    繁体字:人眼

    意思:
     1.指能看到自己的人。
      ▶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三:“到彼市买,必竟与他家管事家人交易往来,等走得

  • 青苔

    读音:qīng tái

    繁体字:青苔

    英语:lichen

    意思:苔藓。
      ▶《淮南子•泰族训》:“穷谷之污,生以青苔。”
      ▶高诱注:“青苔,水垢也。”
      ▶南朝·梁·江淹《

  • 足青

    读音:zú qīng

    繁体字:足青

    意思:深青蓝色。
      ▶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五:“棉花非土产,布来自奉天,皆南货,亦有贩京货者,毛蓝足青等布是已,然皆唿为京靛。”

    解释:1.深青蓝

  • 马蹄

    读音:mǎ tí

    繁体字:馬蹄

    英语:water chestnut

    意思:(马蹄,马蹄)

     1.马的蹄子。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