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双松山馆二律》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意思:靠着栏杆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花费主人劳。

出自作者[清]林则徐的《题双松山馆二律》

全文创作背景

林则徐的《题双松山馆二律》创作于清朝时期,具体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林则徐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深感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苦难。他在广东禁烟时,亲眼目睹了鸦片对社会的危害,家庭破碎、民生凋敝的景象让他痛心疾首。因此,他借《题双松山馆二律》一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新事物、新局面的期待。在诗中,他将大自然的美景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
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作者介绍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关键词解释

  • 行役

    读音:xíng yì

    繁体字:行役

    意思:
     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 主人

    读音:zhǔ rén

    繁体字:主人

    短语: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

    英语:master

    意思: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

  • 倚槛

    读音:yǐ kǎn

    繁体字:倚檻

    意思:(倚槛,倚槛)
    犹倚栏。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跷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闾里皆鄙之。”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