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刘子常约赏海棠》 共愁明月照空杯,莫逐时人溺死灰。

共愁明月照空杯,莫逐时人溺死灰。

意思:共愁明月照空杯,没有追逐时人溺水死灰。

出自作者[宋]李新的《刘子常约赏海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借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首句“共愁明月照空杯,莫逐时人溺死灰”,诗人以明月、空杯和溺死灰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无奈和忧虑。其中,“共愁”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而“莫逐”则表达了诗人对随波逐流、盲目追求的否定。 “百日酒随山客尽,一年春逐海棠回”,诗人用酒和春天这两个意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其中,“百日酒”和“一年春”都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象征,而“随山客尽”和“逐海棠回”则表达了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门无辙迹草自长,燕不世情贫肯来”,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之景和人情世态的对比。门前野草自由生长,燕子不问人情依旧前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情淡薄的感叹。 “豆饭芋羹容易继,明朝花落不重开”,最后两句,诗人以简单易得的豆饭芋羹为结尾,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其中,“容易继”三字,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欣慰。而“明朝花落不重开”则是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再次强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生命短暂、人情淡薄等问题的深刻洞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共愁明月照空杯,莫逐时人溺死灰。
百日酒随山客尽,一年春逐海棠回。
门无辙迹草自长,燕不世情贫肯来。
豆饭芋羹容易继,明朝花落不重开。

关键词解释

  • 溺死

    读音:nì sǐ

    繁体字:溺死

    英语:drowning

    意思:淹死。
      ▶《庄子•盗跖》:“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
      ▶《汉书•翟方进传》:“惟君登位,于今十年,灾害并臻,民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逐时

    读音:zhú shí

    繁体字:逐時

    意思:(逐时,逐时)
    随时。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五欲业山随日灭,耽迷障岳逐时摧。”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平居许其自便,有故则纠集而用

  • 死灰

    读音:sǐ huī

    繁体字:死灰

    英语:dying embers

    意思:
     1.火灭后的冷灰。形容消沉、失望的心情。
      ▶《庄子•知北游》:“形若藁骸,心若死灰。”
      ▶唐·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