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蜀驿》 幄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故应无。

幄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故应无。

意思:在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所以应该没有。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下蜀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幄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故应无。旧来曾识高皇帝,尚有庭前柳一株》是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曾经辉煌一时的绍兴遗老如今无存表示惋惜。 首句“幄殿荒凉屋欠扶”描绘出一片荒凉的景象,暗示历史的沧桑巨变。幄殿,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在野外休息的帐幕。欠扶,指缺少扶持,可能暗示了曾经辉煌的建筑已经残破不堪。 第二句“绍兴遗老故应无”是对历史变迁的进一步感慨。绍兴,是南宋的年号;遗老,指留居最后据点不失旧操的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曾经在南宋朝廷中占据高位,如今却无人在这里坚守的遗老们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旧来曾识高皇帝”直接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高皇帝(即汉高祖)的敬仰之情。这句诗承接了上一句,通过回忆历史,表达了对那些已经逝去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尚有庭前柳一株”则以景收尾,描绘出庭前柳树的依旧存在,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这句诗也暗示了即使历史已经改变,但有些东西依然不变,比如庭前的柳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感慨历史变迁、回忆英雄人物以及对庭前柳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幄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故应无。
旧来曾识高皇帝,尚有庭前柳一株。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遗老

    读音:yí lǎo

    繁体字:遺老

    英语:old fogy; old diehard; old adherent of the past dynasty; old people who have witnessed big social ch

  • 绍兴

    读音:shào xīng

    繁体字:紹興

    英语:shaoshing

    意思:(绍兴,绍兴)

     1.承继前业,振兴昌盛。
      ▶汉·桓宽《盐铁论•诛秦》:“赖先帝大惠,绍兴其后。”

  • 荒凉

    读音:huāng liáng

    繁体字:荒涼

    短语:

    英语:desolate

    意思:(荒凉,荒凉)

     1.南朝·梁·沈约《齐明帝哀策文》:“经原野之荒凉,属西成

  • 幄殿

    读音:wò diàn

    繁体字:幄殿

    意思:即帐殿。
      ▶宋·梅尧臣《金明池游》诗:“津楼金间采,幄殿锦文窠。”
      ▶《宋史•太宗纪一》:“﹝太平兴国五年﹞十二月甲戌,大阅,遂宴幄殿。”
      ▶元·张昱《辇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