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徐石亭》 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意思:闻道名园大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寄徐石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通过描绘一位寻常百姓对名园盛开的牡丹的渴望,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阶级差异的深深感慨。 首句“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诗人以一种客观的叙述方式,描绘了名园中盛开的牡丹,而豪门贵族们欢天喜地地赏花到春残,即直到春天将尽之时。这里的“豪家”显然是富贵人家的象征,他们拥有权势和财富,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而名园牡丹则是富贵荣华、权势地位的象征。这种描绘,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阶级差异。 第二句“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也有欣赏名园牡丹的权利,但却因为生活的困苦,无法像豪门贵族那样尽情欣赏。这里的“种菜浇畦”象征着诗人的贫寒生活,而“不得看”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享受生活的无奈和悲愤。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名园牡丹的盛况和贫寒百姓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困苦和阶级差异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读来让人深感同情和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豪家

    解释

    豪家 háojiā

    [a well-known (rich and) powerful family] 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家

    引用解释

    指有钱有势的人家。《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

  • 名园

    读音:míng yuán

    繁体字:名園

    意思:(名园,名园)
    着名的园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春残

    引用解释

    春将尽。 唐 王建 《谢田赞善见寄》诗:“自知酒病衰肠怯,遥怕春残百鸟凌。” 五代 齐己 《蝴蝶》诗:“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宋 陆游 《南郑马上作》诗:“ 南郑 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嶸。”

    读音:chūn cá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