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朝中措·滂葩七十二滩春》 滂葩七十二滩春。

滂葩七十二滩春。

意思:范滂花卉七十二滩春季。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朝中措·滂葩七十二滩春》

全文创作背景

《朝中措·滂葩七十二滩春》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深沉思考。 在宋朝,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国家却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和内乱。诗人洪咨夔身处这样的时代,深感国家的危难和民族的苦难。他通过《朝中措》这一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诗中的“滂葩七十二滩春”象征着国家的风雨飘摇,而“潇湘”则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忧患和挣扎。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深沉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滂葩七十二滩春。
钟瑞石麒麟。
流水行云才思,光风霁月精神。
金蕉进酒,斑衣起舞,喜气津津。
群玉峰头环珮,紫薇花底丝纶。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滂葩

    读音:pāng pā

    繁体字:滂葩

    意思:磅礡。
      ▶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清·朱彝尊《和程邃龙尾砚歌》:“黯然消魂万里别,长言不觉肆滂葩。”
      ▶清·厉鹗《<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